支原体检测
浏览量: 发布时间:2023-03-14
支原体检测
背景
支原体因为个头小,能穿过0.22um滤器,并且在实验室内会潜在的扩散。在细胞培养过程中,支原体污染率达到60%以上,是细胞培养中令人头疼的大问题。支原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:1)细胞之间交叉污染;2)细胞培养操作人员的口腔、皮肤等;3)工作环境或实验器材的污染;4)培养基的污染。当细胞(特别是传代细胞)被支原体污染后,细胞内的DNA、RNA及蛋白表达发生改变,污染严重时细胞生长缓慢,细胞形态发生改变,并出现细胞病变,且支原体感染不易察觉,由于支原体本身的特性,不易被清除,会导致实验研究中资金和人力的极大损失。
支原体污染细胞后,培养液不一定会发生混浊。多数情况下细胞病理变化轻微或不显著,细微变化也可由于传代、换液而缓解,因此易被忽视。但个别严重者,可致细胞增殖缓慢,甚至从培养器皿脱落。因支原体感染会使培养的细胞慢慢枯萎,使得用被污染的细胞样本做的实验完全失去意义和价值。因此,有必要对新引进的细胞和实验过程中的细胞株进行支原体检测。
检测方法
l培养法
直接将待测样品涂布在支原体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上,让其生长,一般需要数周,才能看到菌液变浑浊或有菌落长出。培养法是支原体检测最经典的方法,其优点是:灵敏度适中和结果可靠。但是培养法的一个主要缺点是时间周期太长,不适合作为细胞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。
lDNA的荧光染色法
荧光染剂可以结合到细胞和支原体的DNA。被支原体污染的细胞经染色后,如果在细胞核外与细胞周围可看到许多大小均一之荧光小点,即为支原体的DNA,则证明有支原体之污染。该法相对培养法快速,但是灵敏度较差。当用荧光染色法发现有支原体后,支原体的清除相对困难。
l扫描电镜法
将细胞样品进行扫描电镜拍照,如果被支原体污染可以在细胞表面看到密密麻麻的小颗粒。该方法由于要使用电子显微镜,不适合用作实验室常规检测。
lPCR法
PCR法相对较快,灵敏度也较高,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支原体检测方法。采用PCR法对目的细胞进行支原体等检测,是根据支原体核糖体16S-23S的rRNA的特异保守序列设计引物,对待检样本DNA进行扩增,通过对扩增产物的大小分析作出诊断。
PCR法检测原理及步骤
原核生物的rRNA碱基序列非常保守,而rRNA操纵子上编码rRNA的DNA间隔区如16S和23S间隔区,各种生物种间的碱基序列差别很大。这个间隔区的DNA序列在支原体各个种间既有相对保守的部分,也有具有很大差异的部分。因此针对编码16S和23S rRNA 的 DNA 上设计一对F1/R1引物,扩增编码16S 和 23S rRNA 的 DNA 间隔区。此反应体系只特异性扩增支原体DNA,检出灵敏度与特异性都很高。
步骤:
1、细胞样品前处理,推荐样品制备方案:取500μl 细胞上清液(或上述细胞悬浮液),14000rpm离心5min,去除上清收集沉淀,再加入50μl无菌水,振荡混匀,95℃水浴10min后轻微振荡混匀,快速离心取上清以备用。
2、使用上述制备的样本作为模板,配制PCR扩增体系。
3、将反应管放入PCR仪中启动扩增,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检测。